一、颈肩腰腿痛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颈肩腰腿痛起病症状是非常隐蔽的,有时可以自行缓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早期患者能早发现早治疗。
1、颈肩部疼:以颈部肌肉、筋膜慢性劳损为主,多因低头伏案工作、姿势不良,过多使用空调风扇后受凉所致。主要表现为颈肩部麻木、疼疼,可伴有头疼、头晕、背部酸沉及上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转头困难、颈部僵硬、起床困难。
2、上肢疼:由于上肢长期持续一个姿势,导致肌肉、肌腱、筋膜劳损,常见于长时间抄写、打电脑键盘、手握鼠标等工作中。表现为一侧(多见右侧)上肢酸沉疼疼、麻木无力、抬腕困难。同时,上肢疼也可由颈肩部病变所致。
3、腰背疼:如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棘上韧带损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等。多因久坐、不良姿势、过多使用空调、风扇所致。表现为腰背部疼疼、酸沉、僵硬,不能久坐,弯腰困难等。部分腰背部疾病可同时出现下肢酸沉、麻木、疼疼等症状。
现在大家对颈肩腰腿痛有了大致的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若出现颈肩腰腿痛的症状时,希望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二、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疗法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简介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简称NJF,是以运动学知识为基础,将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巧(PNF)的要素与关节结构运动相结合,通过被动——主动——抗阻运动改善关节运动的运动疗法。它强调神经、肌肉、关节作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来看待,因此在治疗患者时应用更广更有效。
NJF的目标是通过手法诱发出更好的运动反应,建立正确运动模式。运动形式包括骨运动时关节面运动、相反牵拉关节运动、多关节连锁运动。多项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证明治疗后的速效性和长期持续疗法。该疗法现已成为日本大学理学疗法学科中特有的运动疗法技术课程之一。
NJF的适应症
* 中枢神经疾患引发疼痛及运动障碍
* 周围神经疾患引发疼痛及运动障碍
* 骨科疾患引发的疼痛及运动障碍
* 小儿脑性疾患引发的运动障碍
* 老年人保健和预防疾病
* 产后尿失禁及关节肌肉的疼痛预防和治疗
* 亚健康人群异常体态的调整
* 提高体育竞技水平
* ......
三、肌骨平衡疗法
肌骨平衡疗法
1.美式整脊是以脊椎解剖学、生物力学、x线影像学为基础,有规范科学的矫正手法,是一门哲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独立医疗体系。其诊断技术包括影像学、触诊和症状诊断。操作手法强调定位、定点、定方向,手法只作用于半脱位椎体,而不影响其他椎体的解剖结构。相对于传统正骨,美式整脊手法更丰富,诊断更精准,治疗更安全,效果更显著。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背痛、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等都能达到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而且其发生危险的概率仅为四百万分之一。
2.肌骨平衡疗法手法注重四肢错骨缝的微调和整体调整相结合,诊断准确,发力轻巧,对肩肘腕和髋膝踝的各种疼痛不适和运动障碍可以手到病除,对关节急性扭伤也有良好效果。
3.肌筋膜与扳机点治疗技术认为肌肉筋膜紧张是造成关节半脱位和疼痛的主要原因,人体长时间处于某种姿势、疲劳、损伤或风寒湿刺激都会造成肌筋膜紧张,通过对肌筋膜上的扳机点行定点刺激,就会迅速缓解肌筋膜紧张,从而消除疼痛,并有助于半脱位关节的复位。肌筋膜技术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乳腺增生、颈肩背痛、偏头痛、肩周痛、网球肘、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踝骨关节病、足跟痛等。
四、悬吊康复治疗系统
一个架子,几根绳子,几根带子,就能解决令很多人难以解决的颈肩腰腿痛。这就是传说中的悬吊运动训练 。悬吊运动训练是现代康复理论最新成果训练技术,是一种运动感觉的综合训练系统。
什么是悬吊运动训练?
悬吊运动训练概念包括诊断和治疗系统。
诊断系统涉及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测定;
治疗系统包括:肌肉松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牵引、训练稳定肌系统、感觉运动的协调训练、渐进抗阻训练等。
现代康复认为慢性疼痛和骨关节疼痛患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局部肌肉筋膜组织失活,失去其正常运动功能,形成肌肉弱链接现象。肌肉弱链接是导致的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薄弱环节。慢性疼痛患者身上可能存在多个肌肉弱链接。肌肉弱链接可以是神经肌肉控制减弱,功能性稳定下降,肌力下降,以及恐惧性逃避反应。
临床发现中国的患者普遍具有盔甲效应。盔甲效应是一种以肌肉僵硬表现出来的保护本能(如保护体内弱连接防止受伤)。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前馈机制消失,内层机制罢工(失活)外层肌肉代偿造成的,当然还有疲劳、紧张、疼痛、姿势不正确等原因,但是结果往往相同,就是某一区域的肌肉出现僵硬,好像一层盔甲。
悬吊运动疗法能够改善肌肉弱链接,激活核心稳定肌群,提高脊柱稳定性。通过SET进行肌肉和筋膜节律的收缩和放松,重建其正常功能模式及神经控制模式,快速缓解疼痛。SET的治疗过程就是寻找致病的肌肉弱链接并增强其功能的过程。通过牵引、减重和放松技术,使紧张的大块肌肉松弛,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再进行局部稳定肌为目标的关节稳定性训练和运动感觉综合训练。悬吊运动训练是减重步行训练,利用固定绳带使站立不稳的患者保持稳定,有助于消除患者不安全感,放松姿势肌,增强自信,保持平衡。同时可加强中央躯干、骨盆和髋部深层肌肉的力量,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悬吊康复治疗系统的作用:
1、提高感觉运动控制能力;2、稳定性训练;3、肌力锻炼;4、关节活动度训练;5、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相结合;6、渐进(阶梯)式训练。
适应症:
1、骨关节紊乱导致的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脊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2、神经系统损伤后瘫痪的运动功能训练、平衡训练及步态异常训练;3、运动损伤或骨关节术后康复;4、儿童脑瘫早期、肌张力降低和耐力减小等疾病。
悬吊康复治疗系统对儿童康复的作用:
儿童悬吊借助SET悬吊训练系统,可以充分调动儿童主动参与的兴趣,又能达到在嬉戏中训练,在训练中嬉戏的目的。最大刺激其各种感觉器官,调动及训练其深部感觉的综合协调能力,增强其神经、肌肉反馈和肌肉力量的目的。
1、脑瘫、孤独症、智障等低龄康复群体。儿童悬吊所设计的早期干预装置,可激发神经网络建立正确控制功能区,恢复平衡、协调、控制和支配能力,从而渐进地解决因大脑控制失常所产生的不正常用力和异常姿势。
2、需要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儿童。儿童悬吊中用于独立操作,或者与其他儿童、成人互动所设置的感觉运动训练装置,可提高拮肌肌力、降低痉挛肌肌张力,激活神经肌肉,缩短康复疗程,改善运动能力。
在日常的儿童悬吊训练系统康复治疗过程中,大多数脑瘫患儿的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减弱,直接影响着患儿的运动及平衡协调能力。临床中时常发现很多脑瘫患儿即便会行走,但步行能力差,肢体不协调,异常姿势较明显,在评估后发现其脊柱、骨盆控制能力差,有的甚至不会爬行或直跪。例如在一般的康复训练中,尽管有很多对骨盆控制训练的方法,但在实践后却鲜见成效。这是因为有很多肌肉对骨盆起到稳定作用,而并不是某一块肌肉直接控制着骨盆的运动,在众多的肌肉中有一类属深层肌群有多裂肌、腹横肌、膈肌和盆底肌,有助于稳定骨盆关节,并在行走或旋转骨盆时的外力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认知运动疗法
认知运动疗法的目的是通过脑功能重组来恢复运动功能,重新搭建认知运动模式。认知理论中的恢复运动功能与激活大脑的“认知过程(知觉,注意,记忆,判断,言语)”密切相关,为提高病人的康复质量,要考虑这些认知过程是否准确实施。认知运动疗法理论是继神经运动学(易化)理论之后的具有代表性的新生康复理论。
大脑的认知过程参与制定计划和运动方案,运动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并不是增强肌肉,抑制或诱发反射的介入过程,而是一个以学习为基础的认知的介入过程。换句话说,并不是单纯反复的完成动作与行为,而是要建立为了实现动作或行为所需要的中枢系统的准备过程。认知运动疗法的临床流程为,首先是观察,制定假说,验证假说,再次观察的过程。治疗师需要反复修正假说,找到病人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
基于“认知理论”的运动疗法
—身体运动是【运动与知觉的轮回过程】
—瘫痪是患者无法主观能动的感知环境造成的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身体与外部世界互动
—重新组建认知过程,从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六、口肌评估与训练疗法
什么是口肌训练?
一、什么是口肌训练?
口肌训练又称为OPT治疗(Oral Placement Therapy),是语言能力训练计划中的一部分。通过感觉处理的角度来加强对口部运动的注意度。
二、 为什么要做口肌训练?
传统的治疗以听觉和视觉为主,而口肌治疗增加了触觉刺激,是一种多感官刺激的训练方法。对于有口部运动和定位障碍的人,口肌训练通过训练触觉-本体技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运动和/或感觉障碍者可以从触觉和本体训练中获益,因为言语就是一种触觉-本体活动。口肌训练用于促进口齿清晰的感知度,方位感(分离、分段、运动方向)、稳定性、肌肉记忆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是言语清晰的必要因素。
三、 哪些人适合做口肌训练?
口肌训练主要针对的人群是相比其他典型发展的、同龄的同辈,在喂食和说话方面有肌肉运动困难的人士,比如肌肉运动的活动性弱、灵活性弱、精确性弱、持续性弱等,而不能够利用听觉和视觉提示正确发出目标语音。
常见的口部肌肉运动能力不足或触觉异常的儿童有: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整体性发展迟缓、智力发展迟缓、语言发展迟缓、发音障碍、流畅障碍(俗称口吃)、声线问题、视觉障碍、吞咽障碍、口部肌肉障碍及因听觉困难而引起的发音障碍等。
四、 怎样做口肌训练?
通过诊断评估,制订训练计划,用专业的工具训练和喂食方法训练受训对象的下颚骨、唇部和舌头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以改善发音说话及进食技巧。
|